想象你手里拿着一张射箭靶——每一箭都要算好力度与风向。个人炒股也一样,别靠运气,靠模型和纪律。先说最实际的“投资回报预期”:用期望值公式E = p·W - q·L。举例:胜率p=55%,平均盈利=2R,平均亏损=1R,则每笔期望=0.55×2 - 0.45×1 = 0.65R。若每笔风险R=1%本金,期望就是0.65%/笔;做200笔(活跃一年估算),理论复利≈(1+0.0065)^200≈3.65倍——注意这是模型结果,现实会被滑点和情绪拉回。
行情研判不只能看图,更要量化:把年化波动率作为基准,比如年化波动24%,月波动≈24%/√12≈6.93%。用这个来估算1个月95% VaR≈1.645×6.93%≈11.4%,这就是写在行情评估报告里的风险提示。做行情评估报告时写三件事:概率(比如未来30天上涨60%)、幅度(期望移动±8%)、不确定性(95% VaR=11.4%)。
资金安排讲明白一点:核心-卫星法。举例:总资金100,000元,留60%做长期持有,40%做短线;单笔风险控制在1%,即1,000元。如果某股止损设在5%,那么这笔仓位最大市值=1,000/0.05=20,000元(占20%资金)。交易灵活体现在时间框架和仓位调整:波段、日内、事件驱动都可,关键在于事先写好触发与退出规则。
盈利心态是最后一环:把“期望、胜率、回撤”数据化,你才能把情绪外包给规则。比如允许最大回撤20%,当回撤触及15%时自动降杠杆50%。用Kelly公式估算仓位(f*=(bp-q)/b),但实务上多用分数Kelly或固定1%风险以保守。
一句话总结:个人炒股要把“行情研判+量化评估+资金安排+交易灵活+心理边界”连成一套可执行的规则,而不是每天凭感觉下单。
互动(请选择或投票):
1) 你更看重A)长期仓位 B)短线机会?
2) 对风险容忍度,你更偏向A)1%/笔 B)2%/笔?
3) 想要我把上述模型做成Excel模板吗?A)要 B)不要